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與其所處的微環境關系密切,而免疫系統是構成其微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腫瘤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是腫瘤學研究的熱點,也是癌癥預防和治療、抗腫瘤藥物研發中研究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來,免疫治療方法愈來愈顯現出有望成為人類戰勝癌癥的終極武器。在既有人的免疫系統又有人的腫瘤的動物模型上開展腫瘤學及腫瘤治療研究一直為本領域的研究者所渴望。維通達公司可提供在PBMC、HSC、BLT人源化免疫系統小鼠上接種腫瘤的模型,即腫瘤和免疫系統雙人源化的小鼠模型,用于人腫瘤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免疫系統參與的抗腫瘤治療方法和藥物的研究。
將人的造血干細胞(HSC)、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或免疫器官移植到高度免疫缺陷NPG小鼠體內,即獲得人源化造血/免疫系統小鼠模型。維通達提供的人源化造血/免疫系統小鼠模型包括:
類型 | 移植細胞/組織 | 免疫重建狀況 | 模型穩定期 | 交付標準 | 應用領域 |
HSC-NPG | 臍帶血CD34+細胞 胎肝CD34+細胞 骨髓動員血CD34+細胞 | 重建12周之后,人源造血/免疫細胞穩定重建,T細胞所占比例逐漸升高。 | 12~32周 | 提供CD45+細胞>25%的人源化小鼠 | 造血發生,基因治療,血液病、傳染病,腫瘤免疫 |
PBMC-NPG |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 T淋巴細胞為主;GvHD發生 | 3~6周 | 移植確定數量的人PBMC | GvHD、疫苗與感染反應,腫瘤免疫 |
PBMC- NPG.B2M |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 T淋巴細胞為主;減緩的GvHD | 6~12周 | 移植確定數量的人白細胞 | GvHD、疫苗與感染反應,腫瘤免疫 |
BLT-NPG | 胎肝/胸腺組織 胎肝CD34+細胞 | 免疫系統重建完全,T淋巴細胞有功能 | 12~18周 | 提供CD45+細胞>25%的人源化小鼠 | GvHD、疫苗與感染,免疫學,腫瘤免疫 |